大學生自殺心理分析及預防策略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19-09-23 09:26
1大學生自殺現(xiàn)狀
自殺是指個體蓄意或自愿來采 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 根據(jù)統(tǒng)計,當今全世界每年的自殺 率約為萬分之一,我國自殺率為十 萬分之二十三,而我國高校自殺率 則為十萬分之二。雖說大學生自殺 率遠低于我國和世界平均水平,但 自殺現(xiàn)象在大學生中不斷蔓延卻 是個不爭的事實,通過報道不難看 出大學生自殺往往具有傳染性,通 常情況下幾起大學生自殺事件相 隔的時間是非常短的。因此,社會 各界應加大對大學生自殺現(xiàn)象的 關注。
2大學生自殺原因分析
在我國現(xiàn)行的教育制度下,絕 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是經(jīng)歷過十數(shù)載 的寒窗苦讀才進入大學的。在校大 學生年齡層次多集中在18-22歲 之間,屬于青年時期,而青年時期 又是人一生中情感最豐富,最強烈 和最微妙動蕩的時期,這一時期也 是人生心理問題出現(xiàn)的高峰期。大 學生從一個比較緊張的高中氛圍 中進入了一個相對寬松的大學氛 圍里。這種環(huán)境的突然轉(zhuǎn)變給大學 生們的環(huán)境適應力提出了一個比 較高的要求。相當一部分的大學生 由于缺乏這種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自 我調(diào)節(jié)能力,進而岀現(xiàn)各種心理問 題,以致出現(xiàn)自殺行為??梢哉f大 學生心理因素對其采取自殺行為 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
2.1內(nèi)部心理因素
(1)悲觀心理。心理學上認為 悲觀是人自覺言行不滿而產(chǎn)生的 一種不安情緒,它是一種心理上的 自我指責,自我的不安全感和對未 來害怕的幾種心理活動的混合物。 悲觀者通常缺乏正確的世界觀和 堅定的人生信念,常常帶著幼稚和 消極的心理觀察社會和對待人生。 現(xiàn)今大學生中,存在悲觀心理的人 數(shù)不在少數(shù),究其原因,消極心理 品質(zhì)和敏感而脆弱的心理特征是 導致悲觀心理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入 校大學生都經(jīng)歷過了高考這一殘 酷的競爭,最終脫穎而出的,在求 學生涯中都是各個地方的尖子生, 身上承受著學校、家庭的較高期 望。大學生自身也有著強烈的上進 心,因而他們具有高成就動機和高 自我期望。但是進入大學后,面對 人才薈萃的新集體,許多人產(chǎn)生了 嚴重的心理落差,原來優(yōu)良的自我感覺迅速向另一端變化。這種巨大 的心理落差往往給學生帶來沉重 的心理負擔和悲觀的心理障礙。而 悲觀心理的長期淤積會導致大學 生產(chǎn)生消極厭世的情緒,進而引發(fā) 自殺傾向或自殺行為。
(2)耐受力低下。這個地方的 耐受力是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即 個體對逆境引起的心理壓力和負 性情緒的承受與調(diào)節(jié)的能力,主要 是對逆境的適應力、容忍力、耐力、 戰(zhàn)勝力的強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 力是個體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的重要 組成部分。如同學習能力一樣,是 一種不可缺少的能力。耐受力髙的 人在挫折、失敗面前,不易被強烈 的情緒所困擾,能夠保持正常的行 為。耐受力低的人遇到挫折、失敗 就容易驚慌失措,陷于不良情緒的 困擾中,甚至出現(xiàn)行為異常。面對 同樣的搓折、困難,有的大學生能夠應付自如,有的卻走上了自殺的 道路,這和他們的耐受力有著密切 的關系。由于大部分大學生成長過 程很順利,他們只能體驗成功而不 能接受失敗,一旦遇到失敗或挫折 往往難以承受。當他們遭受挫折困 難,既無法承受又無法克服時,就 有可能把攻擊性的矛頭指向自身,當這種傾向十分強烈時,便引起自 殺行為。特別是當一個耐受力比較 低下的大學生遇到一個較大的挫 折時,在他身上發(fā)生自殺或者其他 不良行為的可能性就更大。
2.2外部心理因素
(1) 學業(yè)壓力過大。學業(yè)壓力 過大是造成我國大學生自殺的一 個主要因素。首先,他們考上大學 以后,往往會碰到新的問題,需要 去適應,比如專業(yè)不如意,甚至根 本就沒興趣,學習方法不對路,聽 不懂學不會,學習成績下降,學生 危機感嚴重。其次,大學生的爭強 好勝心理很強烈,他們希冀于好好 學習,出類拔萃,將來成就一番事 業(yè),勢必帶來激烈的競爭和壓力。 最后,父母們對孩子抱有較高的期 望,一旦孩子感到難以達到就會很 容易地陷入絕望而自殺。
(2) 就業(yè)前景迷茫。隨著高校 的擴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shù)在不 斷上升,大學教育也從一種精英教 育向大眾教育轉(zhuǎn)變,使更多的人能 通過讀大學獲得相應的技能和能 力去獲得一份比較好的工作,實現(xiàn) 人生價值和理想。但是,隨著畢業(yè) 人數(shù)的不斷攣升勢必會造成更加 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是在國家取 消包分配工作這一政策后,使得現(xiàn) 在的大學生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 大。很多大學生由于對未來工作的 擔憂,對找不到一個心儀的工作而 感到迷茫,久而久之造成了極大的 心理負擔,更有甚者在實習找工作 階段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走上了極 端。
(3) 人際關系緊張。人際關系 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 際關系緊張也是造成大學生自殺 行為產(chǎn)生的一個重要因素。眾所周 知,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 多的國家,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著自 己的風俗文化和生活習慣。大學生 不像出高中學生,讀初高中時候的 同學大部分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 生活習性,飲食文化,語言都比較 相近。但是進入了大學之后,將會 遇到來自全國各個地方的同學,在 生活習慣上,在飲食上,在休閑娛 樂上都會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這就 給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有的同學由于不能夠 適應這種環(huán)境的變化,偏執(zhí),固執(zhí), 不能接受不同生活習慣的人,進而 不能很好的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 系,導致人際關系緊張。
(4) 情感困擾。戀愛是一種特 殊的人際關系,從古以來,我國為 情所困而自殺的人不在少數(shù)。進入 大學之后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的逐 漸走向成熟,加之大學的生活相對 放松,很多人都會萌動芳心,墜入 愛河。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辨證的, 有戀愛當然就會有失戀。失戀是人 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tài)。戀人從戀 愛到分手的結局就是失戀,失戀給 人帶來的往往是失落、心理的痛苦 掙扎等不良情緒。大學生情感經(jīng)歷 不是很豐富,有的大學生在失戀后 不能正確的調(diào)整心態(tài),從那段感情 中走出來,以至于出現(xiàn)殉情、自殺 或傷害他人等極端情況。
(5) 家庭的不幸。家庭的不和, 父母關系的破裂,往往給孩子幼小 的心靈帶來無形的創(chuàng)傷,導致他們 形成不健全的人格,甚至出現(xiàn)人格 障礙。一旦在生活中有不如意的事 情出現(xiàn)就容易走上極端。
3大學生自殺的應對方法和 策略
面對屢見不鮮的大學生自殺 案例以及逐年攀升的大學生自殺 率,社會、學校和家庭究竟應該采 取怎樣的措施來減少大學生自殺 狀況呢?對于這種現(xiàn)象,再不能只 有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這種單一 的應對模式,而是應該把強化大學 生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結合其來, 以期通過這種綜合模式來減少大 學生自殺的情況。
3.1強化大學生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即是關于生命的教 育。生命教育就是要讓受教育的人 從認識人之自然生命的特征起, 進而去體會自我之血緣的人際的 社會生命,讓他們意識到,人的生 命在社會中孕育和成長,因此必須 處理好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之 間的關系。
3.2 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自殺的主要原因是心 理因素,宣傳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是 防止大學生自殺的有效途徑。要強 化和培養(yǎng)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并告 訴他們“一個人活著應該承擔起相 應的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選擇自 殺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對學生干 部、學生輔導員進行培訓,讓他們 了解并熟悉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幫 助大學生了解和掌握人格順應和 情緒控制的基本規(guī)律,幫助他們學 會合理宣泄、轉(zhuǎn)移、升華等,提升他 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豐富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組織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并在實 踐中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社會、看 待人生。多組織一些適合學生的集 體活動,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讓 學生找到歸屬感,教育學生認識到 社會的復雜性,增強他們的心理耐 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