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學生心理健康
特定人群心理研究 2020-11-30 09:09
1.青春期學生心理不健康特點和表現(xiàn)
青春期學生心理不健康特點:因為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心理 發(fā)展不成熟,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和其他事物等方面思維狹窄, 大部分表現(xiàn)為:被動、模仿、不穩(wěn)定的心理特點。 青春期學生心理不健康表現(xiàn),總結(jié)為以下幾個方面:
(1) 課堂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無法長時間集中;
(2)學生自我突 出、與同學相處不融洽;
(3)學生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焦慮,遇 見問題時思想極端,由著自己的性子處理事情;
(4)智力發(fā)展 不足,成績明顯下滑等等。不管是哪一個不健康心理表現(xiàn)都將 導致青春期學生無法健康發(fā)展。例如個性突出的學生,他們的 心理多數(shù)比較自卑、易怒,遇到問題容易沖動,經(jīng)常用暴力處 理問題,甚至走上極端導致青少年犯罪行為。
2.青春期學生心理不健康因素分析
學生自身身體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等,對學生的心 理健康發(fā)展共同起著作用。
(1)身體因素 學生身體因素主要由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營養(yǎng)兩方面:學生 的身高、體型等都受先天基因控制,有些身體嬌小的學生心理 承受能力差就會表現(xiàn)自卑、脫離群體,這樣導致學生心理不健 康;后天的營養(yǎng)是否充足對學生心理健康起著關鍵性作用,處 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身體生長發(fā)育階段時的營養(yǎng)更為重要, 如果學生營養(yǎng)不良的話,則比較容易使得學生精神不振、思維 不集中,進而導致學生心理不健康發(fā)展。
(2)環(huán)境因素 家庭方面: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 中有些父母外出打工,對孩子關心不足,有些父母過分要求孩 子“高分數(shù)”,過分的給孩子施以壓力,更有甚者因為自己思想 不健康行為不檢點,從而影響孩子正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校方面: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學校起著很大的作用。在 學校,能否與同學和睦相處,教師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教師處理 問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同學之間 關系處理不當,教師不嚴格或者過分嚴格、處理問題不公平等 都會直接導致學生心理發(fā)展不健康。
3.學生心理不健康教育方法
青春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是要對癥下藥,不同學 生的情況有所不同,老師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應該先了解學生 自身情況再進行教育,總體來說,有如下幾種方法:
(1)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知道他們的興趣愛好的突進不 僅僅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還可以通過其他學科滲透。在此 基礎上,再講授健康的心態(tài)和如何對事物多方面進行分析,這 樣才能有正確認識,從而讓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
(2)新型家長會 傳統(tǒng)的家長會都是由家長參加,老師講授。新型家長會由 家長和學生共同參加,或者由家長自主討論。具體可以分為:①座談式:讓家長們分析談論,可以是家長和老師對教育中的 共同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或是家長們組成小組,根據(jù)自己家 教過程中的難點和突出問題互相交流。②主題班會式:邀請家 長和學生共同參加主題班會。老師根據(jù)在學校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某 些問題,請家長一起參加主題班會。過程中家長和學生可以在 老師的指導下共同完成游戲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同成長。③戶 外活動式:組織家長和學生一起參加戶外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 讓家長觀察孩子,讓家長清楚了解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的表現(xiàn)。
(3)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養(yǎng)尊處優(yōu),缺少吃苦精神,就學習知識而 言,不付出是肯定不能有收獲的。所以孩子更需要親身體驗。 例如:帶領學生參加某蛋糕店開張宣傳派單活動,給學生們分 配任務,面對大人讓他們想辦法宣傳蛋糕店的優(yōu)勢,成功者即 可獲得蛋糕店里一個特點的蛋糕,活動結(jié)束后讓學生寫下參加 生活實踐的心得體會。通過實踐讓他們對生活有了正確認識, 由生活聯(lián)系到學習,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開辟心理素質(zhì)教育新領域 首先,定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相關講座,給學生們講授心 理健康的知識;其次,在學校建立心理咨詢室,對學生進行個 別咨詢輔導。
(5)常夸獎,給予孩子們自信 如今的學生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眾多長輩們的過分呵 護和夸贊中長大,處處以我為尊,認為自己就是最棒的,當聽 到別人比自己更好更優(yōu)秀時,常常挑別人的毛病,貶低別人, 這樣很不利于孩子正常健康的人際關系。在課堂上要多夸獎學 生,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優(yōu)點越來越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進而增強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的積極動力。
(6)及時開導,幫學生打開心結(jié) 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養(yǎng)尊處優(yōu), 以我為尊,稍有一點兒不滿足就不開心,亂發(fā)脾氣,常與周圍 的人發(fā)生矛盾。例如:許多低年級的學生愛找老師打小報告, 其實孩子們向老師說的都是些小事,因為孩子們年紀小不懂事, 爭強好勝,只要有一點點吃虧,他們就會很不高興,最后向老 師打小報告。碰到這種情形,老師應該如何應對呢?首先,對 孩子們發(fā)生的事情做個詳細的調(diào)查,再找他們談話,慢慢地開 導他們,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為何錯了,讓孩子為自己做的錯事 各自承擔,主動道歉,進而幫助孩子們建立新的良好的人際關 系和維持已建立的良好的人際關系。告訴孩子們要懂得站在他 人的角度思考事情,多替他人著想,與他人和睦相處。 青春期時的學生心理健康是指在學生在學校和家庭里沒有 任何心理疾病或心理變態(tài)的現(xiàn)象,并在身體、心理以及社會行 為上都有著最佳的狀態(tài),能夠很好地適應生活。不過只要學生 出現(xiàn)不健康的表現(xiàn),那么作為教師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和 引導學生,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