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據統(tǒng)計資料顯示中國在 2000—2025年問,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從1.29 億增至2.64億,老年人口系數由 10.18%上升到17.63%【1】。這一快速增長的趨勢,意味著,著每 4人中就有 1位是老年人,老年人將成為醫(yī)療服務的主要對象。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多
數是身體癱瘓、癌癥晚期等因素造成的。由于老年患者長期生活不能自理,離
不開他人照顧,主要存在孤獨、抑郁、焦慮、恐懼、悲觀等心理問題。為此,本文對此類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進行總結,現(xiàn)將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綜述如下。
1.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1.1悲觀抑郁 由于老年患者久臥病床,心理上有一種對家庭的負罪
感,,擔心自身的疾病難以治愈,增加家庭經濟負擔,以后生活艱難,再加上病
情遷延,行動不便、生活無法自理,對病情不夠了解,諸多因素易出現(xiàn)消極悲觀心理,自暴自棄,重者可發(fā)展為抑郁癥。有文獻報道【2】∶ 正常人抑郁狀況的發(fā)病率 10%~23%,而老年人因病情不可逆轉性引起抑郁癥的發(fā)生明顯高于正常人,對疾病的治療是一種負性情緒。
1.2 焦慮煩躁 由于慢性病長期纏身、遷延難愈,給家庭帶來繁重負
擔,老年患者焦慮心理的內心體驗是提心吊膽,忐忑不安,甚至是極端的驚恐,外在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內心緊張、心煩意亂、坐臥不安、睡眠差、心悸、血壓增高、脈搏及呼吸加快等;重者可產生妄想和幻覺【3】。
1.3 孤獨心理 每個年齡段均有的心理特征,更是老年患者最常見的心
理特點。老年患者原本受喪偶、獨居、離退休、人際交往減少等外部因素影響,已經導致社會支持系統(tǒng)缺失,再加上臥床,行動障礙,無法建立社交關系,進一步加劇孤獨寂寞的心理。這種心理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軀體化的慢性精神疾病的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軀體不適,患者常以軀體癥狀來獲取注意和照料【4】 2.心理護理的具體措施
2.1 營造舒適的生理環(huán)境 對于焦慮煩躁的老年患者來說,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是調節(jié)緊張情緒,保證充足睡眠的首要前提。例如室內外物品的放置、適宜的溫濕度、柔和的光線等等,為患者營造舒適、安全、整潔、安靜的治療
環(huán)境,對于穩(wěn)定情緒、減少心理應激、鞏固療效有著重要作用。
2.2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良好進行的基礎。
首先,護士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操作技能,取得患者的信任與認可。其次,要多方了解患者的個性和行為習慣,理解和尊重患者,及時掌握患者的
心理動態(tài),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此外,護理工作中,護士端莊的儀表、輕柔的舉止、熱心溫和的態(tài)度,對老年人發(fā)自內心的尊重,都將有助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
2.3 加強基礎護理工作,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護士和家屬要細心周到,做好其日常生活護理工作。指導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減少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定時翻身拍背,做好皮膚護理,防止壓瘡的發(fā)生。
不能刷牙者,協(xié)助口腔護理,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有利于減少尿路感染等并
發(fā)癥。鼓勵患者多飲水,練習床上坐起,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
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2.4 運用適當的心理護理技能 以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促進和維護老年患者的心理康復。要想在臨床取得理想的心理護理效果,就要恰當運用心理護理技能。平等對待患者,耐心傾聽,每天主動溝通交流,為促進和維護老年患
者的心理康復,要求護士做到如下幾點。(1)取得老年患者的高度信任。增加交往時間,向老年患者主動介紹病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讓老年患者能夠正確對待對疾病,鼓勵老年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其感到自己的生存價值,堅定生活的信心。(2)指導合理使用大腦。只有勤動腦筋,科學合理的使用大腦,才能保持大腦健康。例如,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鼓勵老年患者回憶往事,
讀書讀報,做簡單算術等等。(3)指導保持穩(wěn)定樂觀的情緒,正確對待疾病和
死亡,告知老年患者,快樂的情緒,能使人體的各大系統(tǒng)都處于良好的機能,
愉悅的氛圍使人心情放松。為老年患者主動營造一些制造快樂氛圍的元素,保
持快樂心情。(4)幫助老年患者客觀對待事物。 人到老年更加珍惜生命,留亦
生活,總希望健康長壽。但是,老年人也同時清楚時不待我。長期臥床,病痛
折磨,會使老年患者冷漠外界事物,對生活失去信心。這對老年患者的身心康
復是十分不利的。通過護士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幫助老年患者克服對疾病和
死亡的恐懼心理,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平衡心理狀態(tài)。
2.5 完善社會支持 目前,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療養(yǎng)與生
活已逐漸成為一個現(xiàn)實的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但老年患者的支持網絡還只是
停留在自身構建的家庭社會關系網絡中,社會層面的介入極少。因此,應當從
國家政府、民間組織、個人支持等多個層面構建老年患者的有效支持體系【5】∶
完善政府主導下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扶持民間社會支持組織,例如慈善組織、
宗教組織、社團等;完善社會個體的社會支持網絡,如親戚、鄉(xiāng)鄰、同事、同
學、病友等個人支持。加強這些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支持力度,才能給予當代數字
龐大的
老年人口及時全面的照顧,提供物質、情感、信息等全方位的社會支
持。
上一篇:老年人心理疏導
下一篇:老年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