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衛(wèi)生的研究工作在我國巳得到普遍 的重視并取得了很大成績.殘疾學生一大學生中的 特種人群,他們在許第方面都表現(xiàn)出與普通大學生 不同的著法.
我校自1981-1990年,共招收學生9564人(含 本科、大專、碩士研究生及自費生等),其中殘疾學生 有129 A»占學生總人數(shù)的L3%.殘疾學生中主要 為小兒麻痹癥患者,余者包括先天性一手缺如和單 臂致殘、單眼失明、耳登等。男女生之比為5.45:1 (附表九所有殘疾學生均有獨立生活能力.129名殘
疾病學生中,已畢業(yè)97人(含5名碩士研究生),在 校學生還有32人.
1學習上的"超群疾學生的共同特點
從中學到大學,學習環(huán)境,教學內(nèi)容與方法•發(fā) 生了一系列變化,課程窯、贈度大、要求高.能否對 此很快適應,將對學習和心理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從調(diào) 査結果看.殘疾學生對學習環(huán)境改變的適應性較普 通大學生要好.原因有:1、學習目的明確.殘疾生十 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立志發(fā)奮讀書,報效 國家和親友.2、學習態(tài)度端正.認真、勤奮、踣實是殘 喪生的共同特點.不存在混日子和“溫”文憑的想法. 3、"観群意識”顯得尤為突出.這是對殘疾所帶來的 缺陷的一種積極補償行動.他們接受現(xiàn)實,并且集中 精力于他們可做的事,那就是學習.在向他們力所能 及的目標進取中,他們表現(xiàn)岀正常人所有的競爭精 神。
2孤獨感是殘疾學生的普遍特點
129帛殘疾生的學習成績普遍優(yōu)良,無1人次 補考,更無留級現(xiàn)象.獲各種等級獎學金者共39人, 占殘疾生的30%(與全校比例相同“"三好”學生23 人,占18%(高于全校的5%)??既〈T士生7人,博 士生1人.十年來我校因各種心身疾病休、退學的學 生共98人,約占學生總人數(shù)的1%,但其中無一名是 殘疾學生.
殘疾生多屬內(nèi)向性性格,不喜歡交際,不愿高談 闊論,喜歡自我沉思.這是因為他們社交經(jīng)驗少,與 人相處困難,怕不易被人理解而受人噸視或冷ifi的 緣故.因此,他們做事處處虜慎小心,常處一種"唯恐 有失"的緊張心理狀態(tài).孤獨感的產(chǎn)生與殘疾造成的 困難、自卑感、社會的岐視及社會公共設施不利于殘 疾人的活動有關。
要改善并克服殘疾學生入學后的孤獨心理,學 校政工干部,特別是班主任,應從思想上、生活上去 關心體貼他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雖,與他們 交朋友.同學們要尊重、團結、關照殘疾學生,讓他們 更多地感受到集體溫暖.
3 UK慮和自卑感是殘疾學生人格的顯著傾向
焦慮和自卑感在殘疾學生的升學和畢業(yè)分配上 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在尚未打破"三鐵”的當今社會,考 大學是條最理想的岀路,因此歷年高孝競爭十分歡 烈.殘疾學生要在競爭中獲勝,所付出的勞動和心血 要比正常人多的多。他們深知致殘的嫗體所帶來的 不利因素,只有靠考試取得高分來彌樸,高分是他們 競爭的資本.有些殘疾學生,一且高考落榜,則產(chǎn)生 嚴重心理損害.認為是甘會對他們的岐褪,自卑、對 生活失去信心,有的甚至產(chǎn)生厭世、自殺念頭.
畢業(yè)分配對學生是至關重要的,現(xiàn)實生活中依 然存在著分配難的現(xiàn)象.殘疾學生的分配則顯得更 加困難了.結果,寥數(shù)只好依賴父母所在的單位或系 統(tǒng),經(jīng)照顧的形式安排下來.這一事實,嚴重傷害了 殘疾學生的自尊心,他們?yōu)椴荒鼙蝗藗兯匾暫屠?解而感到抑郁和自卑。
Pft« 129客戒疾學生致殘原因分類
致疾疾病 |
人 |
崙% |
男女 |
小兒麻梆后遺癥 |
101 |
17 |
118 |
91.47 |
手指靛如、單賞數(shù)殘 |
4 |
2 |
6 |
4.65 |
單 眼 失 明 |
2 |
0 |
2 |
L55 |
胸 廊 畤 形 |
1 |
1 |
2 |
L55 |
耳 聲 |
1 |
0 |
1 |
0, 75 |